今日小编的群被上海华领财物35亿收据私募基金爆雷刷屏了,信任预警群里有些朋友让小编写篇文章解读下,其实小编对收据商场研讨不是特别深化,今日首要简略说说收据的一些根本逻辑和危险点。 收据基金在两三年前是一种比较盛行的私募产品方式,由资管组织征集资金,投向银行承兑汇票。该产品声称“银行100%承兑”,收益高,销售费用也高,得到很多高净值出资人喜爱,现在也到爆雷期了。 咱们先来了解一下商场上银行收据贴现的套利形式(举例阐明): 张老板出售产品后,他的客户用一张银行承兑汇票支付了100万元货款。张老板横竖手头不紧,承兑银行信誉卓着,银票6个月后到期,他也就接受了这张银票。然后,他去自己的开户银行办其他事务时,趁便问了银票贴现利率,发现最近流动性宽松后降下来了,仅为3.8%,现在贴现的话能拿到98.13万元。一起,他还在网点大厅看到一款理财产品的广告,6个月,收益率4%,假设他把98.13万元买进去,到期后可拿到100.1万元,比持票到期还要多拿1000元。假设张老板是一个理性的人,想必此时的决议计划是简单的,由于他应该不会和1000元钱过不去。 张老板办完事务回去,下午和朋友喝茶,聊起这事。李老板听了后,灵机一动,想到自己刚刚收到一笔100万元的货款还在活期账户上趴着。所以他去了他的开户银行,买了正在发行的半年期结构性存款,收益率4%,半年后将拿回102万元。然后以这笔存款为保证金,凑了些买卖资料,开出一张100万元银票,然后当即贴现,利率3.8%,拿到资金98.13万元。他相当于支付了1.87万元的贴现利息,但取得了2万元的结构性存款利息,套取了银行1300元。 假设有或许,他能够再把贴现而来的98.13万元,再凑成整数,接着持续上面操作,假设一周能够套利两次,一年能够赚十几万,钱来的快还安全,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不是在套银行的钱吗? 理论上来讲,只需收据贴现利率和理财产品收益存在倒挂,套利就能玩下去,不过这种玩法有几个条件:1、收据贴现利率和理财产品收益倒挂;2、套利有时刻差,不同银行到账时刻不一样,假设操作次数不行,收益率就会有很大影响;3、合规性问题。 经过上面事例能够看出,银行承兑汇票的确存在低危险、高流动性的特色,可是这类收据基金套利收益也就10%左右,假设银行到账时刻拖一拖,那收益或许10%就不到了,很难掩盖私募基金的融资本钱,而在实际上收据套利往往是用来征集资金阐明用的,等出资人钱进去今后,这个钱用到哪里,就不好说了?从之前爆雷的事例来看,不管是中精国投仍是良卓财物,都呈现了资金移用的问题,有的移用炒股票,有的拿去投股权。 根据小编的了解,华领财物收据私募基金相同并非用于出资银行承兑收据,而是用于出资“买卖对手”的收据收益权。所谓收据收益权,便是一种债务性质的借款,只是以收据标的企业所持有的的收据作为放款根据,跟之前爆雷的诺亚承兴供应链融资性质差不多,终究“买卖对手”违约,无法回收资金,出资人爆雷。 结束语:小编新建一个信任预警群,有爱好的朋友能够私信小编,首要是预警一些信任产品,以及曝光一些信任内情,欢迎参加!
海报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