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647股吧_(000502)绿景退

在咱们日常的日子中,在“金三胖”中咱们触摸最多的应该便是银行了,银行的分行遍及咱们所在城市的每一个旮旯。许多人应该都会有这姿态的阅历:在自己去银行处理存款或许转账事务时,银行的客户经理会向你推销银行的各种理财。终究会有不少人被说得云里雾里,以为理财不会亏钱,忽视了危险购买了所谓的“理财产品”。

就像中行最近闹得沸反盈天的“原油宝”事情,出资者不只没有赚到钱,亏完了本金乃至倒欠银行1-2倍的本金,这种亏银行是不会为你买单的。银行理财的“圈套”而在通过查询之后,其实购买的银行理财中有72%的人在购买理财时都受到了出售误导。而银行理财中有哪些圈套呢?咱们一同看一看吧。

圈套1:预期收益替代实践收益

咱们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优先会挑选收益率比较高的产品,这是咱们的通病。所以,银行宣扬高收益也就应运而生了,高收益成为了银行招引顾客的一个撒手锏。

而从真实状况来看,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真的有那么高吗?其实并不见得,有许多客户经理在给客户说理财产品时,会特意着重理财的预期收益,可是客户似懂非懂,把预期收益当作了实践收益,然后就上了当。可是实践上,有许多结构型的理财达不到预期收益,有些乃至会亏了本金。圈套2:理财产品被偷换了?

还有一点便是,有30%的客户在购买理财时被误导,把稳妥当作了理财产品。而邮政储蓄银行在这一方面做得最为过火,邮储银行的事务主要在扩展稳妥事务上,理财产品却是其次的。而简单受骗的一般便是什么都不明白的人,在银行工作人员的诱导下,许多客户在银行被“忽悠”,终究不明不白买了稳妥产品。商场监管部门提示:客户买理财产品时必定要注意产品认购书上,写的是理财产品仍是稳妥。假设被奉告想要购买的理财产品已售完,而工作人员又引荐了另一款产品时,客户就需要当心了,这个时分是最简单被出售人员 “忽悠”,错把稳妥当成理财产品。

圈套3:推销的时分吹得天花乱坠,过后赔钱找不到人

许多购买过理财产品的人或许都阅历过这样的事,那便是买之前客户经理会说:“理财收益每年确保多少多少,不或许亏本的!“可是事实上,赚了钱的话还好,他会和你说还好你最初信了他;假设赔了钱,他就不认账了,由于出资有危险,产品出资危险应该是“买者自傲”,和银行没有半毛钱联系。就像中行最近闹得沸反盈天的”原油宝“事情,出资者又要到哪里去追回自己亏完的本金呢?

那么,亏本了究竟算谁的呢?一般来说,出资行为是“危险自担”的,可是金融产品不一样。像证券公司出售基金,也有必要要求清晰提示出资者的危险,而且评价出资者的危险承受能力。所以银行也应该评价客户的危险等级,再引荐给客户合适的产品。而一般挑选存银行的人自己并不会挑选理财产品,所以银行的客户经理就挑选对他来说最有利的产品进行引荐,导致客户危险承受能力与产品不匹配,终究形成欠好的成果。他们为什么要推销理财?推销理财的理由无非以下两点:一是使命,二是收益。

银行除了固定的拉存款事务要求以外,还有理财出售的使命,所以说他们会竭尽全力地推销自己的理财产品,以到达事务量。

而另一点便是,理财产品的出售佣钱远远比存款的佣钱高。尤其是长周期稳妥类的事务,佣钱少一点20%,高一点60%。所以说邮储银行为什么会大力推销稳妥的事务,原因就在此。我们了解到为什么银行会推命引荐理财产品了吗?之后遇到这种被引荐的状况请我们擦亮眼睛,维护自己的利益。

不知道这篇文章对我们有没有用呢?假设有用我们能够转发保藏起来,今后再想看就不会找不到啦。

发布于 2023-10-25 13:10:58
收藏
分享
海报
9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