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泰b股股吧_600571

日本工业体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美国人的“空中堡垒”炸得乱七八糟,两颗原子弹又抹去了日本两座大城市。到战役完毕时,日本经济可以用惨白来描述。

战后的日本废墟

1950年6月,朝鲜战役迸发,给了日本人一个“发财”的时机。作为朝鲜的近邻,日本很快成为美军的军事基地和作战物资供应地,战役“特需”直接拉动了日本经济的开展。

据日本官方计算,从朝鲜战役迸发到1955年,“特需”累计到达35.3亿美元。

日本的“朝鲜特需”军工厂

只需看一下“特需”占日本出口的比重,就理解“特需”对日本意味着什么。1950年日本的出口仅有18.2%面向朝鲜战场,但到了1953年,该数字为63.5%。本来非常昏暗的日本经济形势恍然大悟起来。

50年代的朝鲜特需——日本制作军用货车

美国人在日本不只购买物资,还需要修补设备,光给美国人修轿车就拯救了日本轿车工业。仅在1950年夏日的一个月,日本轿车企业就为美军制作及修补军用货车达6000多辆。到1980年,日本轿车产量一举打败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朝鲜战役期间日本丰田轿车公司为美军出产的越野车

除此之外,美国人还需要日本劳务。美军施行仁川登陆时,在其47艘坦克登陆舰中,有30余艘是由日本人驾驭的。整个战役期间仅福冈县芦屋町的美国空军基地就在日本的帮忙下,空运了300万兵员、30万伤病员和70万吨物资。

1951年,日本表演集体犒劳度假中的美军

正因为20世纪50年代前半期日本经济的“景气”是建立在朝鲜战役基础上的,朝鲜战役的形势一度成为日本经济的晴雨表。

1953年3月,斯大林病重的音讯传到日本,东京股票市场呈现了“斯大林暴降”,以军需股票为中心的股票跌幅达10%。

三年朝鲜战役启动了日本的经济繁荣,也启动了东京股市的牛市。斯大林逝世,意味着朝韩半岛战役很有可能要完毕,所以,日本投资者争相夺路逃跑。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休战协议书上签字

7月,朝鲜休战协定签字,美军中止了在日本的大规模军事订购和劳务购买,与“特需”相关的企业发生了危机。

尽管如此,日本经济现已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日本经济新闻社直言,“朝鲜战役带来的特需热潮把惨淡气氛一扫而空,它成为之后经济高速开展的关键”。

发布于 2024-01-18 22:01:11
收藏
分享
海报
3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