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暴涨656倍 美女股神王雅媛起底“美的系”的隐形投资版图

科创板开市一月有余,上市公司已增至28家。

在这些公司成功登陆科创板背面,除了企业本身的不懈努力外,也少不了工业资本的助人为乐和支撑引导。

和VC/PE单纯看中企业未来开展规划和开展收益不同,工业资本通常以做实业、做工业的视点去思考问题,它们不彻底以退出为意图,考虑的是被出资企业是否能与自己的事务发生“1+1>2”的协同效应。

跟着科创板个股股价的水涨船高,这些提早布局的工业资本账上已有不少浮盈。而在民间工业资本傍边,又属“小米系”和“美的系”体现最为超卓。

首席科创官此前经过《出资暴升700多倍,27天浮盈20多亿,“科创收割机”雷军又赚翻了》一文对“小米系”进行过具体整理。

今日则要点剖析“美的系”在科创板的布局思路。

出资乐鑫科技,3年翻656倍

截止现在,美的在科创板已出资3家企业,它们分别是乐鑫科技、埃夫特和有方科技。

其间,乐鑫科技是仅有一家于科创板开市首日登陆资本商场的企业。上市以来,乐鑫科技股价一度站上184元/股,较发行价62.6元/股上涨近3倍。

作为集成电路规划企业,乐鑫科技首要从事物联网Wi-Fi MCU通讯芯片及其模组的研制、规划及出售,首要产品为Wi-Fi—MCU式智能家居、智能照明、智能付出终端、智能可穿戴设备、传感设备及工业操控等物联网范畴的中心通讯芯片。

2016年8月,乐鑫科技大股东乐鑫香港与美的集团旗下公司——美的出资签订协议,后者出资3.4万美元取得乐鑫科技1.5%股权,并一向坚持至今。 图片来历:乐鑫科技招股书 3年曩昔,美的对乐鑫科技的这笔出资换来了丰盛报答。

到8月29日收盘,乐鑫科技股价报收133.24元/股,对应总市值106.6亿元。若以此核算,美的出资的本金已翻656倍,3年浮盈1.6亿元,出资报答令人咂舌!

除了乐鑫科技,美的还持有科创板受理企业有方科技和埃夫特的股权。

2019年3月,美的产投以3160万元认购有方科技200万股股份,持股份额为2.91%。美的产投全名为广东美的智能科技工业出资基金管理中心,是美的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自5月7日获上交所受理以来,有方科技已完结二轮问询。若后期发展顺畅,成功上市今后有方科技相同很有可能为美的带来丰盛报答。

不同于对有方科技的突击入股,美的对埃夫特的出资要从容许多。

2015年末,埃夫特开端引进美的集团作为公司股东,经屡次改变后,美的集团算计持有埃夫特9.1%股份,并坚持至今。

尽管埃夫特现在处于间断状况,但若后期康复受理,成功上市今后,跟着股价的浮盈必将为美的带来可观收益。

“双智”工业布局初见地图

美的出资科技企业,布局科创板块并非偶尔。

早在2015年,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就清晰表明:“美的手上有400多亿现金,不做出资不可能。未来三年美的不会买一亩土地,也不会新建一家工厂。钱往哪里投?悉数投到看不见的项目上去。”

两年之后,美的在2017年年报中写道“50年曩昔,美的已长成参天大树,正在成为具有消费电器、暖通空调、机器人与主动化体系、智能供应链的科技集团,并抢先饯别工业互联网、数字化、人工智能、人机交互赋予咱们的新机遇。”

美的对科技企业的注重程度可见一斑。

正如其对有方科技和埃夫特的出资。两者的事务方向分别为工业机器人和物联网,这和美的集团近年来施行的“双智”战略不约而同。

“双智”即“才智家居+智能制作”,该战略由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于2014年提出。旨在期望美的作为家电企业,可以活跃敞开的融入产品智能化中,并推进以用户为中心的战略转型。

有方科技致力于为物联网职业供给安稳牢靠的接入通讯产品和服务。其主营事务为物联网无线通讯模块、物联网无线通讯终端和物联网无线通讯解决方案的研制、出产及出售。

首要产品之一物联网无线通讯模块是智能互联终端产品衔接网络的中心部件,它使各类智能互联终端产品具有接入物联网才能,然后完成长途监测、操控、优化和主动运转等功能。

这与美的的“双智”战略彻底符合。

而埃夫特则是我国工业机器人榜首队伍企业,归于智能制作配备职业,主营事务为工业机器人整机及其中心零部件、体系集成的研制、出产、出售。

早在2016年,美的集团斥资约292亿元人民币收买了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库卡集团,这次收买和吉祥收买沃尔沃可谓近十年来国内最经典的跨国收买事例。

彼时美的表明,美的与库卡集团将联合开辟宽广的我国机器人商场,并经过优势互补与协同效应,有用提高上市公司事务多样性、全球事务布局及盈余才能,为美的全球事务拓宽带来新的增加空间。

埃夫特与库卡集团同属工业机器人范畴。不难看出,美的倾向于出资与本身事务有关的公司,埃夫特、有方科技和乐鑫科技均与美的事务有穿插,后期工业链协同效应可期。

有关个股

机器人-2.23%
发布于 2024-03-04 05:03:11
收藏
分享
海报
1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