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六成创业板IPO存量企业“创新属性”鲜明电子近期高送转个股设备制造业企业占比较高

上星期五夜间,深交所创业板注册制变革相关规矩正式发布,本周一(6月15日)创业板指成为沪深三大股指中唯一收涨的指数。商场以此作为创业板注册制变革敞开实际操作阶段的回应。

6月15日,是中国证监会和深交所关于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相关审阅作业联接组织的起点,深交所开端接纳中国证监会创业板初次揭露发行股票、再融资、并购重组在审企业(以下简称在审企业)提交的相关请求。其间,触及上述联接组织平移作业的IPO在审企业共183家。

以证监会职业分类规范看,这183家企业散布于39个细分职业,其间,核算机、通讯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7家,占比最高,达15%;尔后依次是专用设备制造业16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4家,电气机械和器件制造业11家,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10家,专业技术服务业10家,生态维护和环境管理业9家,互联网相关服务6家等,共103家,算计占比约近六成。其他企业则零星散布于纺织、住宿、批发、食物加工等传统职业。

日前正式发布的《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引荐暂行规则》第四条清晰,准则上不支撑归于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中以下12类职业的企业申报在创业板发行上市:(一)农林牧渔业;(二)采矿业;(三)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四)纺织业;(五)黑色金属锻炼和压延加工业;(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出产和供给业;(七)建筑业;(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九)住宿和餐饮业;(十)金融业;(十一)房地产业;(十二)居民服务、修补和其他服务业。但关于上述职业中,与互联网、大数据、云核算、自动化、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形式深度交融的立异创业企业,支撑其申报在创业板发行上市。

不过,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明,“与科创板试点注册制不同,创业板是存量变革与增量变革的结合,要点支撑形式、服务、业态立异企业。并且,依照证监会与深交所关于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相关审阅作业联接组织,在审企业及其保荐人无需提交关于契合创业板定位要求的相关请求文件”。深交所新闻发言人也曾表明,为做好新旧准则联接、安稳商场预期,依照“新老划断”准则,在审企业无需适用相关负面清单的规则。在审企业在报送请求文件时,不需提交有关契合创业板定位要求的专项阐明。

承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一位投行人士也解说称,在审企业不适用负面清单,也不需提交契合创业板定位阐明,“并且,从整体散布上看,在审企业的立异特点依然较高,新技术新产业职业占比并不低”。记者姜楠

发布于 2023-06-20 03:06:02
收藏
分享
海报
19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