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禅制 --- 乾照光电股吧(安禅制 --- 出自王维的)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香积寺,作为我国“释教八宗”之一“净土宗”祖庭,唐代闻名的樊川八大寺之一,是西安问禅之旅一定要访问的当地。虽没有选一个微雨天,也没有选一个月夜,但雪花渐飞的冬季,却是访问古寺最好的时分,人少,寺静,千年的岁月浓缩在眼前。香积寺是我国释教“净土宗”正式创建后的第一个道场,是由善导大师的弟子怀恽为留念其善导积德行善而修建。它坐落终南山子午谷正北,神禾原西畔,间隔西安市中心约17.5千米。这座千年古刹虽谈不上是远离富贵闹市,但却有种“身在闹市旁,心在远山处”的意境。走进这儿,幽静又葱郁的寺庙令我心灵幽静不少,它像是一股春风,穿过我的眼睛,抵达心田。走在万千人之中,你不去看,世人却都在你眼中。据记载,香积寺名源于佛典《维摩诘经》:“天竺有众香之国,佛名香积”之句。“净土宗”创始人善导大师少年落发,平生以乞食为生,粗衣淡饭持戒精严,对人慈祥宽恕信仰强坚。被后人认为是一个信、愿、行的完全执行者,启迪、感染、引导着众生超度苦海,声称“弥陀化身”。寺名“香积”,意把净土宗师善导比作香积佛。香积寺始建于唐高宗永隆二年,盛极一时,唐高宗李治曾到这儿礼佛,并赐予舍利千余粒,还有百宝幡花,令其供养。8世纪时,净土宗传入日本。因此,今日的香积寺是我国和日本净土宗一起的祖庭。诗人王维曾写《过香积寺》诗予以赞扬,文中最初则为其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傍晚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安禅制毒龙,“毒龙”在释教中大略是人的邪念梦想,安禅可制,终究净化之程度仍是靠本身。“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幽静的冬日,漂荡的风雪,佛堂之上的一片青瓦还留有残雪,青松翠柏深处仍余白雪。“当今看雪僧庐下”,那种情境,令人恍如不在庙堂,而在禅,晨钟暮鼓红尘外,翠竹清流雅兴中。深化古寺,身置空门。不由想起明朝的一首诗:“野寺荒漠上,登登径转遥。禅房穿树梢,珠阁劈山腰。坐久花频落,谈深鸟故骄。淹留从世钠,孤寂话前朝。”相传安史之乱时,香积寺惨遭浩劫,很多文物遭毁损和丢失,是香积寺前史上丢失最为沉重的一次劫难。宋代,香积寺得到修正。宋和平兴国三年,曾改名为“开立寺”,后又康复“香积寺”。清同治年间,香积寺再遭毁于兵火,据传日本浪人趁机盗走大批金石文物,寺僧为了维护文物,曾埋藏若干,但至今这些文物下落不明。前史的浪潮暗涌不断,历经苦难的香积寺并未就此吞没。今日的香积寺规模宏大,寺门朝南,首要修建沿中轴线展布,有牌坊,山门殿,天王殿,碑廊,钟、鼓楼,大雄宝殿,法堂等,这似乎是复原了当年的“骑马关山门”之说。整座寺庙庄重古拙、环境清幽。寺内留存文物有善导舍利塔、敬业舍利塔、陀罗尼经幢等。其间,善导舍利塔与小雁塔方式类似。冬季的西安进入了旅行冷季,大唐不夜城虽仍旧富贵,但远不如夏夜。陈旧的香积寺在这冬日残雪中,却仍是被滴绿的植物环抱着,植物下一片滴绿的草地,那绿色真是扑到人的眉宇间,几块不知是被忘记仍是暂放此处的石雕、石刻极为显着。当我站在善导舍利塔下,看着眼前那一排长廊屋舍,一片极碎的雪花纷飞甚是模糊,令我不由得酝酿着那一缕幽幽的古味。1300余年的古味就这样于心底沉沦,真的是一念起,千山万水,一念灭,白云苍狗。万物苍生没变,心变了;眼鼻口耳闭了,心没闭。你将你的佛放在哪?是顺手可触的案台上,仍是遥不行及的远山上? 人世一遭,残雪对白,终南山下,苦集灭道,无墙之门,无形之法,深潭已空,毒龙已制。

发布于 2023-10-26 20:10:19
收藏
分享
海报
8
目录

    推荐阅读